新闻动态

汶川 地学院在行动

发表时间:2008-05-28编辑:佚名点击:

“5.12”汶川特大地震,世界瞩目,举国震憾,牵动着地学院每一位师生的心。心连着心,手牵着手,灾区人民遭受的苦难就是命令,地学院党委立即行动,号召全院师生踊跃捐款,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一时间老师们行动了,同学们也行动了,一笔笔捐款如同一股股暖流汇聚、涌动,每个人都尽自己的能力奉献爱心。殷鸿福院士二次将捐款送到院办,金振民院士在外开会,立即让家人把捐款送来;鲍征宇教授刚刚结束非洲考察,一下飞机就连忙从北京打来电话认捐3000元,返校后又再次追加3000元;身在澳大利亚求学的宋海军同学打回电话,要求把他所获得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奖金5000元全部捐给灾区,已毕业的010031班同学捐款3000元;援藏干部向树元教授在拉萨捐款3000元……这样的事例还有许许多多,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折射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性光辉的榜样力量却是无穷的。伴随着灾情的发展,许多老师的捐款额都是追加,再追加,出差、出国的教师纷纷打电话给家人、同事要求代为捐款。截止5月23日地学院教师捐款8.046万元,学生捐款3.895万元,除一部分直接用于资助地学院家处重灾区的四川籍学生外,其余全部捐往灾区。

大爱无边,表达爱心的方式是多样的,地学院老师除在经济上向灾区无私捐助外,还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科技救灾。湖北省政协常委、武汉市人大常委李长安教授在第一时间接受多家媒体采访,从地质角度谈地震,分析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并以科普报告的形式解读地震孕育、发生发展规律,地震预测预报方法和防震减灾新途径,向民众释疑地震,消除民众对地震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他先后在武珞路中学、武昌省实验中学、武钢三中、武昌图书城、青山区区委和校内作“汶川地震及相关问题的思考”学术报告,突出强调了地震地质的任务和责任,以及减灾防灾的对策;青藏高原研究中心总工、地学院李德威教授,对青藏高原的地质、地震成因有近10年研究,也作了“关于汶川地震发育背景和形成机制的初步认识”学术报告,从大陆动力学及板块构造角度解读汶川大地震成因;曾在汶川从事过科研工作的洪山区人大代表马振东教授也讯速把震区相关的资料整理出来,期望能对抗震救灾工作发挥作用。

抗灾正在进行,爱心持续传递。灾后重建,百废待兴,地学院许多老师纷纷表达继续捐款的意愿,一些党员正积极行动起来缴纳特殊党费,还有老师作好准备,一俟灾区需要随时动身赴汶川从事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指导。

汶川,不要哭泣,我们在行动,千千万万的爱心在行动,灾后重建的汶川一定最美丽,因为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