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地理系教师赴青藏高原进行地貌学集体备课

发表时间:2017-08-14编辑:dxy点击:

   (通讯员:朱宗敏)201773-10日,我院地理系除了正在周口店和秭归两大基地开展野外教学以外的其他十名教师在肖国桥老师的带领下赴青海开展地貌学野外集体备课与联合科学考察。

本次考察的区域为青藏高原东北部,这一地区是我国地貌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也是青藏高原高寒区、亚洲内陆干旱区、东亚季风边缘区我国三大地理单元的交汇区,同时也是黄河、长江水系的源头区。这一区域拥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现象、地貌景观、植被类型,以及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地层,是历代地理学家所关注的最重要区域之一,也是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本次考察的任务和科学目标主要有:(1)考察青藏高原东北部极具代表性的西宁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新生代地层,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的沉积和地貌证据,以及新生代气候演化的沉积响应;(2)分别考察黄土物源区(柴达木盆地)、荒漠-黄土过渡区(高原东北部荒漠草原)、黄土沉积区(黄土高原),观察各种风蚀和风积作用及其地貌类型,加深对干旱区地质作用过程、特征及其产物的认识;(3)考察青藏高原的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特征,观察冰碛物和各种寒冻风化作用的特征;(4)考察黄河和湟水河的河谷地貌和阶地序列,认识黄河的发育过程。

在为期一周的考察中,老师们日夜兼程,每天带着干粮在野外工作10余小时,前后驱车2500多公里,先后考察了西宁盆地、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的地层、地貌及植被。其中,观察的地层包括西宁盆地第四纪黄土和中新世风成红土序列、格尔木河河谷附近的冰积-风积物序列,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新生代地层序列等。地貌现象包括湟水河、龙羊峡河谷及阶地序列,共和盆地及其周边的巨型风蚀谷,现代及古代风沙地貌、冰缘地貌,青海湖的古湖岸堤、橡皮山冰川地貌和寒冻风化现象、热融地貌、冻融地貌,以及察尔汗盐湖及附近的线性沙丘,南八仙附近的雅丹地貌等。植被方面系统观测了荒漠植被类型、青海南山的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带、柴达木盆地周边及中央区域植被分带现象等。

老师们在紧张的地貌学野外考察期间,见缝插针,挤出时间针对目前地理学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两次集中讨论。对加快人文地理及遥感方面的人才引进、综合地理实习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革等重要事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初步计划定期组织中国典型地貌区的考察,力争建立中国典型地貌图片库,出版图片集。

本次考察不仅为《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全球变化》、《遥感地质学》、《生态地理学》、《普通地质学》等地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丰富了老师们的野外知识。同时,考察期间,老师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就各种地质现象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启发出大量科研新思路,促进了未来的科研合作。野外的同甘共苦以及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群策群力,让地理系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集体拥有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  考察路线和地质现象观察点


2  地理系教师在柴达木盆地考察风蚀雅丹地貌